当前位置 首页  >> 专题专栏 >>  辟谣专栏
【网络安全】原创评论|警惕熟悉的网络陌生人
发布时间:2023-09-15    来源:政府办管理员用户
【字体: 】    打印
 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,网络似乎更懂你。
无论是大数据精准推送,还是吸引眼球的标题,都我们感受到网络的无限热情。网络如同一个熟悉老友,无时无刻都陪伴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。
在快速科技发展的今天,看似无害的网络,其中也蕴含着很多危险,就像名字中的“网”,网络可以针对不同用户进行不同的推送,如同一个个精心编织的网,让人放松警惕,同时静静等待着猎物。这就需要我们擦亮双眼,辨明网络中虚假的信息,以防上当受骗。
当今科技发展让信息交互变得快速而简单,同时隐私泄露也随之而来,在一些诈骗案件中,骗子可以准确地将诈骗对象的信息说出,并装作亲戚、朋友等身份进行诱导转账,上当受骗者不及其中,无数家庭为此付出惨重代价。
当今热播的《孤注一掷》便是以境外诈骗工厂为原型改编的,电影的基调在于宣传反诈骗,马克思曾说,资本来到人间的一刻起,从头到尾都是血淋淋的脏东西。只要有足够的利润率,资本就敢践踏一切。
有时诈骗分子会利用网络平台、手机、短信等进行诈骗,尤其是发一些不明链接或者扫描未知二维码,然后盗取别人的身份信息、银行卡信息等。
诈骗类型多种多样,遇到以下几种情况,要提高警惕。
第一种,冒充“公检法”诈骗,在这种情况下,诈骗分子会冒充“公安局、检察院、法院、社保、医保”等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将个人资产转移到“安全账户”进行诈骗,这些所谓的“安全账号”便是诈骗分子盗取钱财的陷阱。
第二种,编造补贴退税类诈骗,在这时,诈骗分子会以“财务补贴”、“教育补贴”等为诱惑,向受害者提供一个咨询电话,忽悠受害人进行转账。这些提供的所谓“相关部门咨询电话”便是诈骗分子进行“洗脑”的陷阱。
第三种,以“网络贷款”名义诈骗,在这种情况中,骗子会以贷款的名义,诱导受害者先汇款到指定账户来缴纳保险或者公证费来实施诈骗,这些“汇款”便是诈骗陷阱,除了汇款外,诈骗分子还会利用受害者急于用钱的心理,套取银行卡卡号和消费验证码来在网上套取钱财。
我们要擦亮双眼,不被电话中的甜言蜜语所蛊惑,不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;绝不能向陌生人汇款、转账。在手机上下载国家反诈APP,警惕网络上的甜言蜜语,网络中突如其来的关心,往往伴随着阴谋陷阱,预防网络诈骗,警惕熟悉的网络陌生人。